百里召云从天福茶楼出来后,便回到王城驿站中,他在驿站中沉吟半响,便对王鹤轩说道,“本殿要见埋在天烬的甲级细作。”
王鹤轩一怔,缓缓说道,“殿下,如今我们在苍淼的细作十有八九都被封世子除掉了,若是再冒险见甲级细作,只怕是不妥。”
百里召云抿了抿唇道,“你下去安排吧。”
王鹤轩便不再多言,沉声应道,“是,殿下。”
待到天色完全暗下来时,百里召云的屋内不知何时多了一个人影,那人单膝跪地,却并没有说什么。
百里召云坐在窗边,目光落在窗外的皑皑白雪上,语气淡然地说道,“秦起遗作是重中之重,本殿走后,你务必要将秦起遗作的事打探清楚。”
跪在地上的人影缓缓点了点头,并未应声。
百里召云依旧没有看他,他沉思片刻,才再次开口道,“宁王府的二小姐心思缜密,城府极深,你若无必要,不可正面对敌。不过,你要想办法让他们之间生出嫌隙来。”
跪在地上的人影依旧没有应声,他静默地跪了一会儿,见百里召云不再交代什么,这才悄然站起身退了出去。百里召云依旧默然坐在窗前,好似他屋中根本不曾有人来过一般。
与此同时,天烬陈丞相的府邸却是一片灯火通明。
陈丞相坐在书桌前,在他面前的书桌上,放着朱笔亲书的圣旨,这是昨日入宫后,新帝亲手交给他的。
书房外响起陈钰彤的声音,“父亲。”
“进来吧。”陈丞相低声说道,陈钰彤推开房门,款款而入。
陈丞相静静地打量着入门的少女,此刻已是深冬,陈钰彤穿着一身紫色的冬衣,披着白色的狐裘,一举一动间说不出的尊贵与温婉。陈丞相示意陈钰彤走上前,这才将桌上的朱笔圣旨合拢递给她。
陈钰彤一怔,缓缓打开圣旨,面色微微一变,“父亲,陛下竟然要……。”
陈丞相点点头,随后,他的眼底划过一抹冷意,沉声道,“古往今来,历代朝中都是由丞相统辖六部,宁王掌管户部,却因有勤龙之功而被封外姓王,就连本相也不得不礼让三分。他的女儿宁瑶,不论才情还是心智都与你不相上下,可如今你却被他的庶女压过一头,实在是可恨。”
陈钰彤垂下眼帘,小心翼翼地说道,“女儿无能,几番算计,竟不能让宁玥出丑,反而还让她名动王城。”
陈丞相冷哼一声,“胜败乃兵家常事,若是只因一个庶女便把你的心气磨灭了,你也不配为我陈家最优秀的嫡女。”
陈钰彤神色一敛,恭敬地回道,“父亲训诫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