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消费后,两人挽着满满当当地篮子,意犹未尽地朝龙台村走去。
村头荷花塘前,一众村民在大桐树下乘凉。
村民们看苏锦两人挽着满满当当的篮子过来,不少村民凑了上来,想看看篮子里究竟买了什么东西。
有眼尖的看见了篮子里有好大袋子的小麦面粉,直接叫了出来吸引来大部分人的主意。
一般村民平时家里吃的都是粗粮,面粉或许有,但少,而且都舍不得吃,就算吃也都是吃的玉米面,高粱面之类。这种小麦面粉基本没人买,逢年过节能吃上两口就不错了。
这一看苏锦篮子里,居然买了好大一袋面粉,还有猪肉等其他东西,村民们不淡定了,已经有人一脸酸溜溜。
“这苏老实病好了,能赚钱了就是不一样啊,一下子就买这么多白面,得多少钱啊,太不会过日子了。”
眼红的人多得是,当即就有人附和,“可不是,要是天天这么个花钱法,多少钱都不够败的啊。”
“这老苏病才好就这么能折腾,保不齐过几天又复发了,再大把大把的花钱买药,又都搭进去了。”
啧啧的感叹声四起,传入苏锦的耳朵。
别管这些话带不带个人色彩和嫉妒成分,周围不少人却都觉得有道理,谁家过日子不省吃俭用,哪怕赚了些钱,家里花钱的地方多了去,存着都来不及哪舍得这么花呀。
明明花的不是自己的钱,可还是有好几个人都一脸肉疼,甚至有人直接凑上去说她不会过日子,有点钱也不会花,不知道该怎么省吃俭用。
苏锦嘴角挂着一丝嘲讽,左耳进右耳出根本没打算回应,她不屑去理睬那些无聊者的诽议,人性本就如此。
缺钱的人省吃俭用,保证一家温饱无可厚非,可他们家现在不缺钱,村民们教的那些法子在她眼里就和自虐没什么分别,实在是不适用于他们。
父女俩走后,赵老三气的砸吧了两口烟袋,脸上横肉抽搐,“这个龟孙还真不知道天高地厚。”
“是啊,挣俩钱这么折腾,早晚得花光。”旁人都瞥着父女俩的后背附和道。
赵老三冷哼一声:“人穷志短,窝囊了一辈子,好不容易赚点钱,已经没了理智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赵老三是把养猪好手,除了乡里地主王家和村长家,就数他家最有钱了。
赵老三猛砸吧了两口烟袋,看着父女俩远去的背影似笑非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