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王,您可是同意了?”
“为父考虑考虑吧!”
玉瑶雀跃着走了,然,玉胤却是思虑重重,他觉得女儿向来高傲,亦作为他禹国最得宠的公主,怎么会选择一普通皇子嫁过去。
一者,依着他对女儿的了解,他心中自是认为玉瑶即便要代表禹国去联姻,定然是要嫁予那太子,而不是一皇子二者,洛城会晤,玉瑶还还么小,会不会记错亦是有很大可能的,不是吗?
遂派出探子入殷朝帝都进行打探寻访,然结果却令玉胤极为不满,且不说太子墨子昊已经太子妃,就说那玉瑶口口声声所指所说的三皇子墨子轩,虽说是不久前敢封王赐了府邸,然却与其弟墨子然为了一女子争风吃醋,惹得璟帝不满。
玉胤听后,亦是断了将要将宝贝女儿远嫁的念头,却不知其中的真正是非曲折。就这样,禹国国主的联姻的国书等到了殷朝皇帝手里,嫁女却成了求娶,求娶一名殷朝的公主嫁到禹国,成就两国至好。
而璟帝看着膝下唯有的一个女儿年仅十二岁,又如何能嫁予禹国。墨子轩听说此事后,急急进宫面见璟帝。
“儿臣斗胆问父皇,对此事有何想法?”墨子轩问,却见端坐,眸间取舍纠结,遂而说道:“父皇,儿臣以为妹妹还小,还未及笄,尚未到嫁人的年纪,可以回绝。”
“回绝?”璟帝颇为诧异,向来心思缜密的三子墨子轩竟然会这般轻易的说出这么一个极其不恰当的答案。
墨子轩亦是感觉到了来自璟帝的疑惑,解释道:“父皇莫急,且听儿臣说予您听。”
“嗯。”璟帝点了点,示意其继续说下去。
“儿臣认为现尉迟国强势崛起,实力明显胜于我殷朝与禹国,如我殷朝与禹国两国能够联姻亦是当今最好的选择,一者,能牵制尉迟国的虎视,为两国争取强国的时间二者,两国联姻,互通往来,禹国自古资源富饶,民风淳朴,自是对我殷朝百利无一害。”
“轩儿这番话说是极其在理,然,我殷朝现下着实并无合适的远嫁公主人选呀。”
“父皇,两国联姻,一嫁一娶,无非是你来我往,既然我们没有何时人选嫁过去,何不去求娶一位禹国的公主到我殷朝?”
“求娶?”
“是,那年洛城会晤,禹国国主璟帝带了其最小的女儿玉瑶公主,知书达理,为人和善识大体,想来已经及笄,到了出嫁的年纪,父皇何不国书一封,向那禹国国主求娶了玉瑶,至于嫁予谁,太子与二哥已有正妃,儿臣不才,愿意为父分忧。”
“好好好。还是轩儿想的周全,朕这就着人拟了国书送去。”璟帝听后亦是茅塞顿开,心中甚是满意,连连应允了此事。
从接到玉瑶说禹国国主已经答应与殷朝联姻起,墨子轩便一心在等,不想禹国国书到了却是求娶公主,并非要嫁玉瑶过来,经过几番辗转深思熟虑,墨子轩终是决定要去拼尽全力试上一试。
今日亦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看着已经开始磨墨拟写国书,深知求娶玉瑶一事已然有了一半的成功,心中终是欣慰,便速速拜别璟帝,回了轩王府,修书一封,送了出去。
墨子轩站在书房的窗前,时光一若回到了那年,洛城大雪,玉瑶浅笑着想着自己小跑而来,这些年的思念与别离终是要走到了尾声,至此,他便可以手执所爱之人的手慢慢走完这人生路。
玉瑶接到墨子轩的亲笔书信,亦是欣喜难耐,日思夜想着殷朝的国书可以早日到达,这样,她便能早一刻成为他的新娘。
如若深追究起,玉瑶与墨子轩的初识,玉瑶仍记得漫天雪花中,笑容腼腆的那个少年,而墨子轩亦是将初见时笑声清脆婉转,小脸娇俏软萌的玉瑶深刻在脑海心底,从未有一刻忘怀过,大概这便是所谓的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便是洛城风雪初相遇,一见情深亦一生。
然,正在两人沉浸在即将重逢的欢喜中时,事情却再次骤然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