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件中照例是兄妹之间的问候,道明萧老夫人身子状况如何如何,最后一页信纸中,萧凝挽看到了关于“李月娥”此人的来历。更新最快/
她起身,“备轿,我要去一趟颐和宫。”
冬来颐和宫正殿碳火旺盛,李婕妤愈发觉得身子惫懒,亏得这些时日没什么要紧的事,她倒是可以时常躲懒些,小憩会子。
她这才刚撑着手打算睡了,便被碧玉喊醒。
“主子主子,淑妃娘娘来了。”碧玉尽量压低了声音,不叫她受着惊吓。
李婕妤听闻是淑妃,本来要生气的她悠悠睁开了眼睛,眼皮子还有些打架。她紧紧眯了眯眼睛,而后再睁开。顿时眼中一片清明。
她起身,忙整理了装束,迈步出去迎接。萧凝挽来颐和宫倒不必摆什么淑妃的架子,只是跟着的人还是好大一波,李婕妤方一出殿门,便瞧见槿禾与楠若一左一右簇拥着淑妃娘娘进了颐和宫。
“知晓你在午憩,是我叨扰了。”萧凝挽笑意吟吟,李婕妤笑着迎上来握着她的手,“娘娘说这话可就是见外了。”
两人说说笑笑到了殿中,因着李婕妤协理后宫,颐和宫正殿的布置便也很是不俗,瞧那梨花木软塌便知,李婕妤过得日子是不差的。
“说来这些日子瞧着你嗜睡了许多?”前些日子姚昭仪李婕妤等好些人到了她宫里说话,说话间,李婕妤竟是眼皮子打架,倒叫旁人都好一阵讶异。
她脸色微郝,有些不好意思,“许是殿中炉火旺盛温暖得紧,我总觉着这身子惫懒,时时刻刻都想睡着了。”
萧凝挽颔首,她也常常有此感觉。
随意唠嗑了几句,她便说道正题上来,询问李婕妤道:“我记着,你好似是乾州人?”李婕妤倒是没与她说过,但记档上都有,她便也记着了。
“奴婢算是半个乾州人。”李婕妤笑了笑,想起自个儿也没与淑妃说过乾州睦州之事,便继续道:“但我实际是在睦州出生,只是后来做了大户人家姑娘的婢女,管理籍契的老丈固执,嫌我出身之地睦州不富裕,会给姑娘丢面子,便给我记成了旁边富庶的乾州,我这等人,上下几代都是干干净净的,没大富大贵也不至于作奸犯科,那籍契便是说改便改了,说来也幸亏那老丈改了一笔,否则那会子我还不知能不能入宫呢。”李婕妤说起往事来,已很是轻松。
入宫的宫女也是看出身的。乾州乃是上州,而睦州,那会子只是一个下州。上州和下州出身的女子,若是层层筛选到了最后,自然都更倾向选择上州之人。
萧凝挽面上不显,心中却叹息了一声。所以说,万事变化,若是没人问起,谁又知晓李婕妤本是睦州人。但这样一来,萧凝挽心中倒是更放心了几分。
“说来,当初你去的那户人家可是姓孙?”
李婕妤微微错愕。
“娘娘怎么知晓?”她好似未与淑妃娘娘说过孙家。
见状,萧凝挽微微笑了笑,“不止如此,那孙家当初乃是柳州有名的商贾,只是后来家族中闹了祸端,这才没落,孙家家主携妻女一行人直上京城投奔了故友。”
说的分毫不差,李婕妤眼睛都要瞪圆了。淑妃娘娘这是查了自己的往事?可这些事,有何关联呢?
“娘娘这是……”说来她也是个极懂淑妃娘娘心思的人,此时却好似有些不明白了。